首页 时政 国际 财经 视频 富媒体 科技 文化 健康 军事 思客智库 政务 商务
传媒
传媒首页传媒聚焦传媒视点传媒经济国际传播韩国文化传媒研究传媒管理
  • 传媒研究
  • 连云港报业:以公益活动应对“用户转场”的认识与实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推进,传统纸媒某些劣势进一步凸显:广告主在媒体投放广告越来越追求精准有效和CMP(Cost per Mille,即千人成本)的降低。相较网络传播的可量化,纸媒尤其是地市级纸媒普遍难以精确测算出其用户打开率、各类新闻的阅读率。这让媒体在面对受众注意力“转场”的同时也面对广告客户的“转场”,受到影响力和财务双重冲击。

    2017-04-25
  • 国外知名纸媒如何创新新年版面设计?

    “2017”的下方放置了一行新年贺词:“最美好的祝愿”。这个版面与日常版面最大的不同在于报头发生变动。常规报头的底色采用横向窄条横贯版面,与左边蓝色竖条共同形成一个规则的“L”形状,呈现在版面上。

    2017-04-25
  • 地市党报主题宣传的“梯次策划”

    新闻策划的概念很多,易被理解和接受的是,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随着新闻事件时间、空间的不断变化,其新闻价值也在不断消长,新闻策划也应不断地调整、补充和完善。

    2017-04-25
  • 从一次战略性调研看智库研究的创新突破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形势的日趋复杂以及知识服务的强力兴起,智库逐渐成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

    2017-04-25
  • 从客户端日常改版看资讯类应用的基础产品逻辑

    在新华社客户端改版过程中,产品团队讨论得最多、争论得最激烈的,就是各种功能落地的产品逻辑。随着细节讨论的深入,我们开始思考在纷繁复杂的应用场景之下,应该有一个作为通用原则的基础逻辑。只有基础逻辑明确了,产品团队才能在同一个语境中高效沟通,也才能避免似是而非的“反用户”的产品方案。

    2017-04-25
  • 从地方媒体招聘信息发布看融媒体人才需求与能力培养

    从地方媒体招聘信息发布看融媒体人才需求与能力培养内容提要 作者从最近媒体的招聘广告入手,探讨了融媒体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必备的素质是什么,靠什么方式培养等等问题。

    2017-04-25
  • 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如何创新转型

    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媒体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微软、百度、奇虎360、新浪、拓尔思公司、EMC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媒体怎样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创新、加快转型,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2017-04-25
  • 融媒背景下的人员招聘:新特征、新标准、新手段、新举措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各展其长、竞合发展,给新闻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新闻人才的招聘,事关新闻媒体的繁荣兴盛,事关从业队伍的稳定发展,与每位新闻工作者息息相关,业内关心,圈外关注。

    2017-04-25
  • 全球报业遇冷中,印度报业何以稳步上升

    面对电视、网络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冲突,传统的报业正面临衰退的危机。有研究认为,2014年到2018年期间,英国纸媒的广告收入将会下降三分之一,从9.93亿英镑(14亿美元)减少到6.24亿英镑。

    2017-04-25
  • 义乌广电:强化制度保障,做经得起“推敲”的监督报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提高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义乌广播电视台实施了采编人员全员法律培训制度,定期邀请律师、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前来讲课。特别是“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中心工作,邀请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努力提升采编人员法律水平和报道专业性。

    2017-04-25
  • 新中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石少华

    革命战争年代,他拍摄了大量新闻照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革命活动,反映了解放区军民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主要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小八路》《埋地雷》《白洋淀上的雁翎队》《地道战》《子弟兵母亲戎冠秀》《飞檐走壁》《解放张家口》等。

    2017-04-25
  • 王健:我引以为傲的身份是“本报记者”

    鲁迅有云:“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这次获得长江韬奋奖后,我不断咀嚼它的价值。我们有鼓舞人心的中国梦,有先进的政治理念、道德标准,这些都是望远镜。但如果个人是近视眼,望远镜也无可奈何。我们身处好时代,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并且有眼光,就一定不会辜负时代的托付。

    2017-04-25
  • 浙报集团最新人才招收过程与思考

    微信公众号“浙大传媒星空”目前已有1万+粉丝。其创始人,浙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林琰旻表示,自从运营“浙大传媒星空”以后,能明显感觉到全媒体人才的优势,“自己能拍能采能写能编,能够应对很多不同场面和状况,这个正是应对当下新媒体节奏的需要。

    2017-04-25
  • 以创新引领媒体融合发展新华社表彰奖励三个重大创新项目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新华社坚持创新为要,召开创新研讨会,制订创新工作计划,提出创新工作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在内容产品、传播方式、渠道终端、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出一批广受好评的创新项目。

    2017-04-25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三届(2016)年会综述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诸多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不可规避的矛盾和冲突;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交替出现,和平崛起之路经常遭到曲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民间舆论场”的生长十分迅猛,对现有舆论格局形成很大影响。

    2017-04-25
  • “新春走基层”传递满满的人民情怀

    “人民”这个关键词,指引、历练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引领时代、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舆论工作者队伍。无论是时政新闻还是经济报道,时时彰显着思想的价值。“在经济视角下,小城镇的角色更加举足轻重。

    2017-04-25
  • 《温州日报》:1年11个特刊,推动中心工作,提升“两个效益”

    《走归——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特刊就是一本高颜值特刊的代表。《走归眙眙》(温州方言“回家看看”的意思)是温籍乡贤、《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先生应《温州日报》之邀,倾力为“2016世界温州人大会特别报道”而作的一封家书。

    2017-04-25
  • “快笔小新”和她的伙伴们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新闻传媒业大力推进与科技的融合。写稿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信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得到新闻信息机构的青睐。

    2017-04-25
  • 广东“媒体+金融”助推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的实践与思考

    为适应资本运作、市场化发展需要,广东媒体勇于探索符合市场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市场手段更加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在重点项目、重点产品上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经营策略和激励措施,从而聚集全社会优质的技术、人才、资本注入媒体改革发展中来,实现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

    2017-04-25
  • 繁荣背后的问题与局限:对媒体产品创新热潮的冷思考

    新传播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为纸媒到智媒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出了越发严峻的考验。新传播技术催生着内容产业新业态的诞生,快速拉动着媒体进入流量即内容时代。

    2017-04-25
  • 北欧最大通讯社瑞通社如何以高附加值集成服务应对转型挑战

    随着全球媒体业的深刻变革,瑞通社近年来经过多次升级改造与并购,完成了从传统新闻供应商到现代全媒体集团的转型,并积极将业务拓展至媒体融合、集成服务的新领域。近年推出了“多媒体互动新闻高端定制服务”。

    2017-04-25
  • 江西手机报融合发展思路与做法

    群众在哪里,我们就要覆盖到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播到哪里。江西手机报通过进机关、入校园、下基层,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交融互动,成为贴心朋友。

    2017-04-25
  • 河南日报客户端:探索有公信力主流媒体客户端的打造之路

    有人认为,当前时代,在几家大的商业新闻客户端已经完成“跑马圈地”的形势下,传统媒体开办客户端基本是在做“无用功”,这其实是站在市场逻辑上的一种偏见。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从占领舆论场、壮大主流舆论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开办客户端不仅不是无用功,而且是迫切之举、必要之举。

    2017-04-25
  • 广西期刊传媒集团:用增强现实技术打造少儿期刊特别阅读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叠加、集成在一起的新技术,可以把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后叠加到书刊中去,为读者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的阅读空间,提供一种超越现实的阅读体验。

    2017-04-25
  • 基金项目课题时代华纳媒体实验室如何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作为一个全产业链的大型媒体和娱乐公司,时代华纳建立媒体实验室,意在设立一个具有洞察力的研究中心,通过采用最尖端的研究技术,具有测试媒体产品从生产到零售整个流程中消费者行为的能力。

    2017-04-12
  • 时代变迁与新闻标题模式创新

    所有的东西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新闻标题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新闻标题开始时尚灵动,告别含蓄高雅,告别呆板朦胧,唐诗宋词逐渐式微,口号式标题没落。

    2017-04-12
  • 战地记者,甘做“人梯”的李耐因

    2016年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中国记者》从2016年第11期起开设专栏,陆续推介一些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名编辑、名记者。本期推介的是李耐因同志。

    2017-04-12
  • 《酒泉日报》:以视觉创新助推地市报媒体融合

    如何用新闻图片提升读者的读报兴趣和新媒体新闻摄影内容与传播方式创新,以助推地市党报媒体融合实践,酒泉日报社做了一些尝试。

    2017-04-07
  • 《东莞日报》:地市党报践行“成风化人”职责使命的优势与策略

    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履行好“成风化人”的职责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要求。

    2017-04-07
  • 郑州报业集团新形势下引才、聚才促融合的认识与实践

    顺应新常态,集聚新优势,郑州报业集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有活力、竞争力、创新力的“新”媒体人才队伍。

    2017-04-07
  • “富矿”更需“深掘” ——《产粮大省竟现“买粮难”》采写手记

    在小麦连年丰收、粮仓爆满、粮食难卖的同时,不少粮食加工企业却反映难以买到符合要求的优质小麦。原因何在?作者介绍了《产粮大省竟现“买粮难”》新闻背后的种种考虑和故事。

    2017-04-07
  •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行业著作权的保护

    在新闻行业自我格局重建时期,与此对应的著作权问题也较为混杂并日益突出,主要可以分为外在的“他律”尚未健全和内在的“自律”成效甚微两个方面。

    2017-03-20
  • 常见“似是而非”著作权问题例析

    在当前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有一些问题虽然在法律上有明确的是非判定,但很多媒体人仍不甚明了,笔者在此就几个常见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作一解析。

    2017-03-20
  • 重塑新闻价值:基于技术哲学的思考

    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可能是思考什么是在新媒体时代更适合自身的时间感、空间感和传受关系,什么是未来人们关注的公共知识,这样才可能重新引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价值。

    2017-03-20
  • 《青年记者》点评新年献词和改版

    一些媒体特别是纸媒努力求变求存,融合发展。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向上向善都是他们不变的追求。

    2017-03-20
  • 新闻人的职业身份,更清晰还是更模糊?

    新技术带来的新传播力量势不可挡,记者这一职业身份会越来越模糊还是会逐渐清晰?从职业新闻人的立场出发,我们应致力于哪种变化?这恐怕是我们需要清醒面对和认真探讨的问题。

    2017-03-20
  • 首届全国报刊编校技能大赛评析及启示

    报刊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颗求知、求真、求实之心,努力扩大自己的涉猎面,对于常见的历史和地理等百科知识,平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2017-03-20
  • 2016年传媒经营管理分析

    当前,大数据已经成为和土地、人力和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将是传统媒体实现转型的最后一次机会。

    2017-03-20
  • 2016年报纸的创新与遗憾

    2016年,中国报纸的创新力度呈现增强势头,在传播内容、传播技术、媒介融合、经营管理等方面新意频现,但中国报纸的经营状况整体上并未好转,中国报纸的遗憾依然不少。

    2017-03-20
  • 网络直播,传统媒体不能缺位

    有利益,必然有追求者。网络直播对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但对传统媒体来说,也不是一无应对之法。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规范性和权威性。

    2017-03-20
  • 传媒教育的表面繁荣与内心焦灼

    然而轰轰烈烈发展的背后,业界、学校、学生三方都对目前的局面心存焦虑。

    2017-03-20
  • 新华社英文广播的开拓者沈建图

    2016年11月7日是新华社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中国记者》从2016年第11期起开设专栏,陆续推介一些在党的新闻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名编辑、名记者。本期推介的是沈建图同志。

    2017-02-13
  • 西方媒体事实核查新闻的特点与趋势

    《中国记者》2016年第11期刊发了封面专题“‘网红’当口下,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编辑”系列文章,第12期刊发了《“事实核查”的发展及在新传播形态下的运用》文章;本期继续选发学者的同类主题文章,可见新媒体冲击下强化把关、强调严谨,是中外媒体皆十分重视的事情。本文回顾了事实核查工作和事实核查新闻的起源和演变,并以三个典型的事实核查案例介绍西方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一步反思西方媒体事实核查新闻发展的问题。

    2017-02-13
  • 雾霾“红警”: 看三家央媒如何发力新媒体

    不论新媒体技术多么酷炫前沿,只有承载有效议题才能彰显表现力。近期,对雾霾红色预警的报道纷纷见诸各家媒体的客户端与微信公众号,也给新媒体用户带来一场预警下的视觉大观,表现出媒体不同程度的民生情怀与责任担当。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的新媒体报道具有较强代表性,本文是其亮点梳理。

    2017-02-13
  • 天空之眼,摄影升维 ——新华社“天空之眼”无人机队新闻摄影实践与思考

    硬件变革会催生新的媒介形态。无人机的种子已经种进传播的土壤里,它让摄影记者的照相机能轻易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同时,作者认为这仅仅是无人机应用于传播领域的第一步,未来它将发挥潜力促进新闻传播向全新的维度开拓。

    2017-02-13
  •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融媒体工作室” 再探媒体融合新模式

    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道路上一直走在前列。继一年多的试运行实践之后,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2016年10月启动了“融媒体工作室”计划。本文主要总结融媒体工作室的特点、运作机制及在人民日报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为传统媒体思考转型提供经验和参考。

    2017-02-13
  • 聋人记者: 从果农到记者,命运在自己手中

    聋人也能当记者?这听起来难免让人惊讶。失聪的人真的能做记者吗?如果能的话,又该怎么做?作者就是这样一名聋人记者,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故事。

    2017-02-13
  • 从有趣、有料到有用、有品 ——如何让私人定制实现阅读价值升级

    2016年第12期《中国记者》刊发了组稿“新媒体人眼中的未来媒介形态”。本期两篇是这组稿件的继续。本文认为,未来的媒介接受与阅读不应该只是有趣和有料,更应该通过大规模的私人定制,满足不同用户对有趣、有料、有用、有品的差异化内容需求。

    2017-02-13
  • 从“人民电视”发展看如何做好新闻的视频化表达

    视频新闻又称为新闻的视频化表达,最初多是网友自发拍摄和分享,如今更多由主流媒体进行制作和传播。人民网的“人民电视”作为典型的视频新闻网站,凭借其客观、真实而又权威的新闻源,在视频新闻方面做出了尝试。

    2017-02-13
  • 从“700元买行踪”调查看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如何“逆势而上”

     2016年12月12日,《南方都市报》推出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调查,记者通过一个月暗访发现,只用700元就能买到涉及同事的11项行踪信息。这一黑灰产业链条环环相扣的内幕被曝出后,引起不小轰动。报道上线6小时,就有297家媒体纷纷转载,首日全网总阅读量破亿。本刊特约请作者回顾本次报道的由来、传播过程和社会效果。

    2017-02-13
返回顶部 
0100201112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